内功修炼八十字诀
志趣苦益业、前握毅悟德,广才儒释道、恭寻师门捷;
难易不是身、意在无有别,性命利乐正、生死爱语舍。
法基凝化还、理炼精气神,调形聚控变、阴阳先后乘;
数术定根通、极空玄妙心,开合常学实、迷度奇能真。
◇志趣苦益业◇
◆志:立志,志向。学气功要有立大志,大目标,高尚的志向。
目标越远大,气功效应出现的范围就会越广泛。要立志首先要了解气功、了解练气功的益处,想到气功的多种效应。气功能防病治病,能调整、开发身体各部份的功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能延年益寿。不但会使自己的疾病好转,还可能使全家人的疾病好转。练得好的人,还可以出一些特殊功能,如透视、遥视、搬运功能以及更高级的神奇功能。对这些了解得越多越深入,就越能够帮助立志。当你了解以后再去影响别人,效应会更大。
要把立志当作气功入门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来对待;思想上不立志,往往不容易发觉发现很多事情和身边属于气功的现像,不容易发现师父,因此练功容易半途而废。
练功的志向不同于一般的爱好,也不同于一般的学术性问题。它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如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尤其是医学和体育等等。不能把练功单纯地理解为活动活动身体,锻炼一下,增强体质等等。这样在思想上、在立志问题上范围太狭隘。
◆ 趣:有志向练功的人士,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兴趣。从培养兴趣入手,不断增加兴趣;注意了气功的各种感受和反应,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练功过程中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往往动作单调,内外向不明显,属于一种模模糊糊、似是而非、不明不白的状态,这时就需要把这种状态维持一段时间。一旦产生烦躁情绪、失去兴趣,气功入门就比较困难了。
培养兴趣有五个要点:
一、认清气功的重要性,多听别人讲气功效应效益,注意了解神话传说。多听多看一些与气功有关的传说,不管它们是真还是假,尽可能地去作一些调查研究,这对培养兴趣有好处;
二、多注意观察自身及周围的特殊的、反常的、神奇的现像。气功里的很多事情都是反常的,很多气功规律人们目前还没有认识。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些表现出来的气功现像,会觉得很神奇,也会引起兴趣;
三、通过自己的反复回忆、设想来培养兴趣。善于总结自己过去经历的、和自己原先预想的事项有所冲突,但又和客观事实相符合的、看似偶然的神奇现像;
四、不要轻易否认别人的一些不可思议的现像。善于摸索,善于发现别人或自己一般认为是假的现像;轻易否认,就不容易学到真正的东西,兴趣就不容易培养出来。
五、不断总结自身练功的体会,练功中种种体会、收获以及微妙变化。只要坚持练功,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些反应;这些练功效果在开始时不明显,如果善于总结,就会不断发现这些效果,兴趣也会不断增加。
◆苦:准备吃苦,能够吃苦,善于吃苦。下决心不怕吃苦。
练内功,形式简单,初级层次中都可能出现爽快、舒服的感觉;但练功到一定时候,如中级水平,把体内的每一个细胞练到起变化:由量变到质变,达到飞跃性的变化,就必须吃苦。一定要吃大苦,才能使体内发生特殊变化,出现特殊效应。
时间上吃苦:坚持练功。延长练功时间,延长呼吸时间等等。没有达到一定时间,就不会发生由量变而导致的质变。特殊时间的选择,如选感觉最苦、最难受的时候练功,譬如睡得最香、最饥饿时,都是练功的最佳时间。
地点上吃苦: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如在山洞里练功,空气很闷,人很难受。
动作上吃苦:譬如瑜珈功动作当中有人头朝下、颈锥弯曲。又如静坐当中的各种坐式,驾马、双盘、单盘,站桩功等等。无论练静功还是动功,如果不准备吃苦、没有吃苦精神,就无法冲开关口。
意念上的苦:意念、嗜好、习惯上要抛弃很多东西,包括吃亏,善于抛弃一般人不愿意舍弃的私利,包括衣食住行在内。这样就容易进入气功天地。
气功功能开发、用功的苦:因为感应功能的增加,而使身体在感觉上处于一种不可名状的难受状态,有非常痛苦的一面。这个痛苦不是指常规的痛苦:人类、动物、植物的各种身体上的、感觉上的、心理上的种种忧虑、痛苦、绝望……
练功达到出现相当功能时,用功也很苦。譬如发放外气,尤其是远距离用功的外气,都会有一个非常难受的过程,有一种痛苦的感觉。
按佛家的观点,人生来有四苦:
吃苦----每个人都要吃苦;
积苦----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积累苦;
极苦----将苦积累的很多,到了一个高层次、一个极端,才会有一个特殊的境界:
离苦----脱离苦境。
痛苦先设想够了,将来才容易度过各种各样的苦字,功夫才会提高。
◆益:有了志向、兴趣,又能吃苦,就一定会有收益。这时要注意总结和观察
自己收益的效果和反应,善于自己肯定自己。收益是广泛的,包括体力增强,体格健壮,智力开发,特异功能开发。收益可以增加兴趣,兴趣反过来又能促进收益。收益在苦字后面才会不断显现。自己收益会对周围产生效应,譬如周围本来很平静,你一旦练功,结果发现周围大动起来;又如,两个人办事有时就像事先商量好似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商量,这可能就是气功效应。
◆业:一定要把修炼气功当成事业,将不间断的多方面的收益落实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上;把练功这个无形的大业和自己从事的其它事业结合起来,这样则练功的成效也是双向性的。练功的整个过程都不要离开你自己主要的本职工作;离开你的工作,单纯地谈气功,将是很大的浪费。在收益的过程中,要始终不离开自己的工作,这样才有利于气功。
佛家称将一切行为、语言、思想统称为业,分别叫做身业、语业和意业,包括善恶两面。“益业”正是对气功善的那面的肯定。
“志趣苦益业”要有志向,要有兴趣,要吃苦,要不断地总结收益,要有事业心,把气功当成一个大事业,要把本职工作当成一个大事业,融合起来练。
第十句:理练精气神
理
指气功理论。有一定气功基础的人。要在理论上深化才能使气功上升,理论不要停留在自己的理解范畴,要尽量地宽一点。练精化气、练气还虚、练虚还道,这是气功的一般理论。
练
指气功理论讲的每个过程都有具体的方法,方法在训练过程中。顺便提醒一下,练并不等于老是静坐。
精气神
都是物质的,是一步比一步更精微的气。就像现在高等物理中的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等一样。精、气、神不是孤立的东西,不能用形状、重量来描述。精、气、神在这里广义地指练功的详细过程。
第十句“理解精气神”重要的是一个“练”字。把气在体内反复运行,反复修练。
第十一句:调行聚控变
调
练功始终是在调整自己,调整周围,调整宇宙之气。前次我见到一位师傅,年龄不大,听说功夫很高。有人要试他的功夫,当时天要下雨,他让四个人站在篮球场的四个角上,他说:“雨只下在球场之外。”结果,篮球场内没落雨,这是调整了空气的混元气。
行
始终要止真气运行,不要老控制在一个地方。不仅在体内行走,而且还要在外边运行,要让气在体内外运行交换。
聚
仅仅运行还不行,要善于聚。要从运行的过程中殷自然的气、宇宙中的气运回来。
控
功夫上长了没有,就看你能不能控制真气。比如,你用功治病,用了半天功,你还问:“你有没有感觉,你是不是发热?”那就不行了。在用功治病中你应该知道病好了没有。控制是检验自己练功到了一定阶段的紧有效的方法。
变
仅控制不行,还要善于变化。无论用功的方式、地点都要变化,要不断让体内的气在自己内部变化。
第十二句;阴阳先后乘
阴阳
是对整个宇宙的概括。气功把宇宙的万事、万物分成阴、阳两大方面,练功始终要从阴阳角度来把握。整个人类与自然,体内体外,各处沟通了,就可以达到功夫里的一个境界。对自己来说,练先阴后阳;从八卦来说,练先后八卦;从时间来说白天黑夜要对着练;从对外界来说太阳功、月亮功要相互练。就是说,练到一定层次的时候要注意阴阳对练、阴阳合练,就是练自己。
先后
指通过练,后天达到先天,把先天的祖宗万代的遗传密码调动起来。先天、后天合作,这样一个人的能量就大了。另外,先要从物质入手,以后才有功能。要始终把握气来了没有,来了,要先把它转化在能量,然后再出去采气。这样,才能练成上乘功夫。
乘
指练功的层次。按古代气功讲,佛家功分小乘、中乘、大乘。功夫是一级一级往上长,要循序渐进。
第十二句“阴阳先后乘”。要落在“乘”字上。
第十三句:数术定根通
数
气功里有特殊的数学原理,人都是有一定的数字密码的。我国古代气功功法中老是强调一些数字,如七、二十四、三十六、四十九等等,这里面的奥秘是无法用一般的数学原理来说明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九宫八卦怎么解释!有一个普遍规律:凡是你单数练功常常发生一些功能性的变化,双数练功常常发生物质性的变化。从一般的数来说是这样。
术
指练功的技术、法术。功夫在运用上有一定的方法。掌握不了方法,你就不要用功。我在这里重点说一下:治病,要学会排病气的方法,没掌握方法,就不要治病。要不然人家不理解,你自己过后也很难受。
定
指的是内定功夫。练功到一定时候,能把体内出现的图像定下来。如果你迷迷糊糊出现了图像,时有时无,那不以算真正的气功,定得住才算是气功的内定功夫。
根
指练功要重根基,要六根震动。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要有很强的冲动感,并且使其功能发生特殊的变化。比如,六根震动后有个眼功能叫千眼功。眼睛一震动,否认你白天、黑夜,睁眼、闭眼都能看。
通
六根震动以后,才能说得上五通、六通,要六根互用,全身接收信息,这样才能通,才能达到“六通“的高功夫。
第十三句“数术定根通”要落在一个“通”字上。达到“六通”,人的潜能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了。
第十四句:极空玄妙心
极
如果你做到了定根通,就要注意让功夫进一步上升,功夫是没有极限的。功夫讲“无极而太极”,这时要以尽量往宇宙发展。
空
并不是作“没有”解,而是指精微物质没有废物和杂质。通过练功可以让物质净化和变化,比如,把一池泥水变成水蒸气,在水不见了的同时,泥水相对净化了。搬运术的气功原理就是空对空。简单说是空对空,要说复杂当然也复杂,要把下意识调出来,脑袋排空杂念,整个排空。出现气功状态。完全空的时候图像静了,那一下子就走啦。比如药品装在药瓶里,你一旦把这个药瓶的下面看空三个字就搬运术。现在说是分子结构改变了,变成了另外的分子结构,所以一搬就走。
练功到高深境界时,人的感觉是“空”。脑袋、全身空、宇宙万事万物空。这他以后,就可以来去无阻,穿墙过壁了。
玄
是指练功的一种状态。开始时是摸不着,看不见,但到一定时候就会进入一种似有似无的状态。所以说“玄”并不玄。
妙
气功讲玄之不玄,妙之真妙。玄的阶段过后,就是妙。妙有三妙“微妙、玄妙、奇妙。练功开始是微妙;再接下来,功夫上升了,就会出现一些奇妙的事情,有时东西会突然飞起来,又会突然消失等等。
心
练功全凭心意。气功的心与西医的心是不同的概念。气功讲的心,既包括心脏的心,又包括大脑意识的心,它指的是过去、现在、将来这个“心”。练功主要是净化心灵的过程,最后才能达到自由运用体内真气做功的境地。
第十四句“极空玄妙心”要落到一个“心”上。
第十五句:开合常学实
开合
如果你的功夫上长到特异功能时,要始终掌握有开有合,能进能出。高级功夫的“开合”是自动控制的。
常学实
指运用真气达到了“开合”自动控制的状态后,还要经常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断地使功夫上长,到这个时候才不是空的。
第十五句“开合常学实”,要落在“实”字上。不图虚名,要得到实实在在的功夫。
第十六句:迷度奇能真
迷
指破“迷”阶段。人的迷糊状态,不清楚的事,到这个阶段都明白了,人大悟了。
度
破迷才能“普度众生”。到了这个阶段,你才能度别人、教徒弟,因为你大彻大悟了。
奇能真
一般人认为神奇的东西、神奇的现象、神奇的功能,到这个时候都能成功,都能成为现实中真实的事情。练功练到这个阶段,才真正能达到道家功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第十六句“迷度奇能真”,要落在“真”字上。八十字的全篇,也要落在“真”字上。练功就是要最后达到功成圆满的真实境界,为人类、为宇宙服务。这是我练功中的一些体会,或者说是练功中的一些感受。很多地方讲得不一定对,希望大家多提意见,给予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