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外气对激光偏振面的影响

2015-06-27 09:37 严 新、陆祖荫、晏思贤、李升平
1229

严   新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陆祖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晏思贤   李升平   (清华大学)                     

                  

我们观察了著名气功家严新对激光管发功时,激光管发射的激光偏振面的变化。

一、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激光管为功率2毫瓦的氦氖内腔式激光管。在距离激光管输出端20厘米处放一块用以反射部分激光的平面玻璃,激光光束对玻璃平面的入射角为A。用5毫米见方的一块硅光电池接收激光,光电池接收激光后发出的光电流送入自动平衡仪记录。

image001.jpg


图   1

在距离激光管尾端10厘米处,也放置一块硅光电池,直接接收从尾端射出的激光,用以监测激光管输出光强的变化,亦即是其输出功率的变化,光电池也送入自动平衡记录仪记录。

令沿激光前进方向为x轴,y轴也平行于地面,轴z与地面相垂直。则平面玻璃平行于z轴,与x轴成夹角(90—A)(图2)。


image004.jpg

图   2


内腔式激光管发射的激光是偏振的。什么是偏振呢?如果我们迎着一束光,观察与光束相正交的平面上各个方位的光强,我们就会发现,沿着不同方位的光强不一定相等。如果用一个轮子来比拟,轮轴方向好比是光束的方向,轮子的平面就是那正交的平面,我们要观察的是沿着轮子各个辐条方向的光强,用偏振检偏片可以测量这些光强(图3)。对自然光来说,沿不同方向的光强是一样的。偏振光则不然。


image005.jpg


如果光强在某一方向(例如,与Y轴成θ角)最强,而在与θ相垂直成90度角的方向强度为零。我们称这种偏振光为线性偏振光。θ方向与x轴构成的平面称为偏振面,用光学的语言来讲,线性偏振实质上就是一束在偏振面内振荡的平面电磁波(图4)。


图4.jpg


这样线性偏振的光,设光强为I,在平行于z轴方向可测到分量为Isin2θ,在垂直于z轴方向的分量是Icm2θ。这样的激光射到玻璃平面上,当入射角A等于玻璃的布儒斯特角(约57)时,反射的激光没有垂直于z轴的分量,只剩下了平行于z轴的分量e lsia2θ,e是玻璃反射系数,e小于1(图5)。


图5.jpg


当激光光强稳定时,I以恒值,则测量反射光强度的变化可以推出θ角随时问的变化。亦即是推出激光偏振面随时间的变化。

稳定的激光管,其偏振角θ应当稳定不变。

我们在1984年所作的关于外气作用于液晶的物理效应的实验中(此项实验情况,可参考《中华气功》1984年4期),发现有些练功者用手向激光管发气时,激光的偏振面有移动的现象,手掌一般距离激光管20厘米。此次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想在排除种种发功者本身带来的干扰的情况下,进一步肯定这个现象。

二、实验及结果

   

从1986年12月起到1987年1月底我们连续多次观察了严新发功对激光偏振面的影响。

激光管启动后大约经半小时,俟发射的功率及偏振面稳定后,才开始发功。

为了避免在实验室内,特别是在激光管附近发功者及实验者的活动可能引起的干扰,在激光管稳定以后,所有人员退出实验室,锁门,让仪器设备自动运行。严新则在距离实验室6公里处发功。

多次实验均获得显著的效果,典型的结果见图6。发功以后,原来稳定的反射光强上下起伏,幅度差10%左右。如果原来的偏振角为45,则θ的变化,即激光偏振面的转动变为9。而停功以后,反射光强又趋稳定。


偏振5.jpg


三、讨论

1. 实验结果表明气功外气可以使内腔式激光管发射的激光偏振面发生转动,这是继我们液晶实验以后,又一次证实了外气可以对无生命物质发生作用。说明了“气”的物质性。“气”是物质的。

2. 本实验不同于以往所有的外气实验。发功者并不直接面对实验仪器、实验对象发功,而是在离开实验室6公里以外运功。如果按通常外气实验的理解,实验的效果是发功者人体内部的“气”和仪器、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那是无法解释的。这给我们启示着“气”有着比目前人们所理解到的更为深刻的内涵。

按照我国古典的气功学到论认为宇宙万物均是由一种基本的物质“元气”所构成,元气无所不在,人可以通过自身的“神”和“元气”相互作用,并通过“元气”作用于,万物。

据这一古典理论,上述实验结果不是不可以理解的,本实验的结果,似乎为古典气功学的元气理论提供了一个实验证明。

3.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气功家能够远距离诊病,远距离治病,对此人们总有怀疑,首先怀疑是心理治疗。内腔式激光管无疑是不存在对它施行什么心理作用的。从本实验可以证明,遥诊、遥治不纯粹是心理作用,而是有其物质基础的,不是什么迷信。

                                (《东方气功》1987年第2)


2015-06-27 09:36:13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
  • 姓名*

    *
  • 内容